作者:邓新为 核稿:董振文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春季开学以来,鲁迅艺术学院多措并举,实施“党政领航、一线问需、网格服务、结对帮扶”四大行动,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覆盖的就业服务体系,全力促进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党政领航聚合力,顶层设计强机制。学院党政班子坚持把就业作为 "一把手工程",开学首周即召开专题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2025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学院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任双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人一策”动态管理目标,建立“院领导包专业、班主任包班级、辅导员包学生”三级责任体系,定期召开学院就业推进会,通过“一周一交流、半月一通报”机制,动态跟踪毕业生就业进展,形成“台账销号、督导问效”闭环管理模式,确保就业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一线问需解难题,云端恳谈暖人心。实施 "辅导员就业护航行动",组织全体辅导员走进4 栋学生公寓开展 "敲门行动"。通过宿舍恳谈会、线上问卷等方式动态收集求职意向 490余条,针对“慢就业”“缓就业”学生群体,开展“一对一”交流疏导,为93名学生提供“一对一”职业测评与建议,切实解决就业困惑。针对学生关注的职业资格证书考取、事业单位考试等需求,学院主动对接校外优质资源,组织开展 3 场专题培训讲座,覆盖学生 150 余名,免费发放备考资料 400 余册,助力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网格服务强效能,学生互助提效率。以“学生帮学生”为切入点,构建“学生就业网格员”制度。在毕业班选拔21名学生骨干担任就业联络员,搭建“班级—网格员—学院”三级信息反馈链,通过专题培训会系统讲解就业信息收集与投送、三方协议签订规范、档案转寄流程、常规毕业表格、云端材料提交等实务操作,编制《就业手续办理问题指南》,覆盖 3个方面11类常见问题。依托学院建立的“鲁艺职通车”微信群,日均推送岗位信息5条,形成“互助共享、实时响应”的就业服务生态。
--结对帮扶破梗阻,靶向攻坚兜底线。建立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台账,对重点保障名单、残疾等特殊群体实施“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行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通过定期交流、岗位推荐、就业追踪等方式提供定制化指导,校党委副书记吕达带头认领2名就业困难学并签署帮扶联络卡,学院领导班子、部分教辅人员与26名学生形成结对帮扶。学院还积极搭建校友、校企合作平台,优先推荐帮扶对象至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建立“帮扶档案—进度跟踪—效果反馈”全流程台账,确保“帮扶不漏一人、服务不掉一链”。
下一步,学院将锚定“稳就业”“优服务”目标,通过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跟进、全域覆盖的就业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就业指导和服务,推进机制创新与务实举措,推动就业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不断实现就业指导前移、服务下沉、资源贯通,全力打通毕业生从“学业最后一公里”到“职场第一步”的全链条服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