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子成 核稿:董振文
本网讯 3月25日,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邵瑞、教学秘书曾子成、美术系系主任张云霞及副教授郭丽娟一行四人,赴福州闽江学院参加“红色基因”——四校课程思政作品联展活动。此次活动由闽江学院、延安大学、上海大学、喀什大学联合主办,展览旨在深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5日上午,代表团在闽江学院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该校院史馆。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和珍贵的历史实物,了解了闽江学院的办学历程、学科建设成果及服务地方发展的实践经验。邵瑞表示,闽江学院“立足福州、面向社会、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与延安大学“扎根老区、服务基层”的育人模式高度契合,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5日下午,代表团参加了在闽江学院艺术楼举行的联展活动开幕式及学术会议。开幕式由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张万辉主持,闽江学院党委副校长陈兴明致欢迎辞。邵瑞作为延安大学代表,与各校领导共同启动开幕仪式,这标志着四校在课程思政领域的协同合作迈入新阶段。
在随后的特约嘉宾主旨发言环节,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金晖等专家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分享了实践经验。鲁迅艺术学院郭丽娟副教授以《延安红色木刻版画创作实践》课程案例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学院将红色艺术资源融入专业教学的创新成果,获得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
圆桌论坛环节由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敏主持,邵瑞作为嘉宾之一,结合延安大学“红色育人”特色,分享了鲁艺学院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改革中的经验。他提出:“课程思政应立足地域文化根脉,将红色基因转化为生动的育人资源,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具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四校代表就课程思政的难点与突破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活动尾声,四校代表共同签署《闽江宣言》,明确未来将在红色资源挖掘、课程共建共享、师资协同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张万辉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此次联展既是艺术创作的交流平台,更是赓续红色血脉、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实践。
活动期间,代表团参观了“红色基因”课程思政作品联展,四校师生以绘画、设计、版画等艺术形式,展现了红色文化融入专业教育的丰硕成果。同时,还参观了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漆艺博物馆,美术学院院长金晖对闽江学院漆艺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展现了闽江学院漆艺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成果。邵瑞强调,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红色艺术资源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注入精神动力。
3月26日下午,代表团先后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德艺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调研交流与访企拓岗工作。代表团首站前往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展调研交流。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叶佳亮、舞蹈系主任陈育燕,办公室主任周吉珍热情接待并参与座谈。双方围绕“艺术类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师范类专业认证”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座谈会上,邵瑞介绍了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构建的特色课程体系及实践育人模式,并重点分享了学院在红色资源融入教学、实践等领域的成果。叶佳亮副院长高度评价延安大学的红色育人传统,并详细介绍了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舞蹈、音乐教育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及师范认证经验。双方一致认为,艺术类院校应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强化实践教学与学科交叉融合,同时以师范认证为契机,优化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随后,代表团前往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参观2025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展览涵盖油画、国画、雕塑、设计等多个领域,作品以鲜明的时代主题与创新表达展现了青年艺术学子的创作活力。张云霞表示,展览中“传统与当代融合”的艺术探索为延安大学美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调研结束后,代表团前往德艺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工作。德艺文创公司负责人陪同代表团参观企业设计中心及文创展厅,并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产品研发方向及人才需求。
座谈会上,邵瑞表示,艺术类院校应主动对接文化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学生创作成果向市场转化。双方就“文创产品联合开发”“艺术设计实践基地建设”“毕业生实习就业”等合作方向展开讨论,并达成合作意向。德艺文创负责人表示,愿联合开发具有陕北红色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助力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创新融合。
此次福州之行,鲁艺学院实现了以“红色基因传承”与“协同育人创新”为主线,通过 “四校课程思政作品联展”,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同时也拓展了以闽江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代表的东南沿海高校间的校际合作新网络。今后学院将持续深化"红色基因+ "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特色,推动学术资源与产业需求对接,在守正创新中培育新时代的文艺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