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鲁迅艺术学院是1938年4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倡议下,党中央在延安创立的第一所艺术院校,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被誉为“新中国文艺的摇篮”。学院于1996年恢复重建,秉承“传承鲁艺薪火,继承延安精神”的当代使命,继承发扬“老鲁艺”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经验,坚持“双百”方针,秉承“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院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教学型艺术学院。学院现设音乐系、舞蹈系、美术系、设计系,拥有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四个本科专业,其中,音乐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国家级一流专业(2022年)。

学院现有音乐、美术与书法、设计三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鲁艺合唱团、鲁艺学刊、鲁艺歌剧中心、延安鲁艺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和团体。现建设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延安红色经典歌曲和陕北民歌传承基地”。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1608人,研究生187人。教职工94人,专任教师82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占教师总数的45%,硕士生导师41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26人,硕、博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6%。

2017年以来,学院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延安大学所做的“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把这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重要批示精神,及时调整办学理念,加快建设进程,分别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引进、艺术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2018年学院成功举办“纪念延安鲁艺创立8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8年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在延安大剧院公演歌剧《白毛女》,获得巨大反响;2019年学院与深圳交响乐团合作在延安宝塔山成功举办“献礼建国70周年暨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大型交响音乐会,同年赴上海云间美术馆举办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美术设计展”;2021年起创办“鲁艺艺术节”,为师生提供丰富的艺术实践平台,同年举办建党百年美术作品展,并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同举办新时代版“长征组歌”;“鲁艺合唱团”以演唱陕北民歌为特色,曾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学院打造原创音乐舞蹈史诗《延安》,2023年获批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2024年赴北京参加国家大剧院第十六届“春华秋实”舞台艺术精品展演、中央音乐学院第六届“10.15”艺术节展演、入选教育部2025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音乐学、舞蹈学专业师生在各类国家级专业竞赛中斩获多个奖项。美术学专业教师20余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设计作品获奖200余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余项,“互联网+”大赛省级奖30余项。学院获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一流精品课程1项。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省级项目80余项,教育厅、文旅厅项目50余项;厅级以上各类获奖3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被A&HCI、SSCI、EI源刊、ISTP等收录50余篇,CSSCI 30余篇,核心120余篇;出版著作(画册)80余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

学院现拥有两栋教学楼,有独立的展览厅、音乐厅、美术博物馆、天光画室、琴房、舞蹈(形体)室、艺术设计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学院将继承好“延安鲁艺”的光荣传统,坚守“传承鲁艺薪火,践行延安精神”的当代使命,注重红色文艺传统与民间文艺传统融汇的当代创新发展,推动中华文艺经典的海外播交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延安鲁艺文艺精神特质的艺术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新鲁艺人的积极作用。(2025年5月)